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为游学类产品买单。2015年,中国海外游学人数近50万人次,市场规模已过百亿,并以每年复合33%的高速率增长。目前市面上的游学产品层出不穷,无论是教育培训还是旅游行业,提供这种服务的机构非常多。我们也能看到很多负面新闻,费用虚高,服务质品质没有保障等。
在美国夏令营是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传统。不乏百年以上的夏令营项目,依然在坚持固有信念和价值观。整体而言国内家长对于国外夏令营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导致许多暑期游学项目以“游”为主。游多学少,价格不透明成为了暑期游学项目困扰家长的地方。酷暑针对这样的情况,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与国外高质量的夏令营项目紧密合作,提供给国内孩子纯正的海外游学项目。除此之外,酷暑认为教育是一种体验式服务,除了通过“网站+微信+社区”的互联网平台,更要回归服务和教育的本质,为学生构建完整的学习体验。
酷暑教育科技VS传统机构
鸵鸟电台今天专访酷暑的创始人王珺,她拥有多年国际教育创业经验,并投资经营过全外教阵容的暑期学校项目。她向鸵鸟电台透露说,现在的游学市场的乱象,往往由于是产品追求高利润因而牺牲了最重要的教育元素。因此酷暑希望为中国家庭带来有差异化的产品和体验。
首先,酷暑强调深度沉浸国外教育氛围,绝不走马观花。多数机构把学生带到国外后,主要以“游”为主,大家也心知肚明,“游”这一部分的利润最大,带队的老师只扮演导游角色。暑假的每一天,来访在哈佛校园的大巴穿梭不息,绝大部分游客是来自中国的学生和家长。这些学生往往由导游带领,在校园兜转不足个把小时,购买纪念品便匆匆赶往下一个景点。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一生只有这一造访哈佛的经历,除了带走的自拍和纪念品外,却无法更多的了解学校的精髓,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其次,酷暑合作的国外机构品质很高。学生报名参加项目后,会和外国学生同住一间公寓,不会出现中国学生和中国的学生同住的情况。创始人说,很多出国留学的孩子往往很难融入当地学生中,最后可能还是活跃在来自同一国家的朋友圈子中,这样就失去了留学或者游学的意义。融入环境的第一步,就是勇敢和当地人交流。
酷暑游学对报名学生有要求,不是有钱就能去。学生参加游学项目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比如语言,特长等等。为了对学生负责,酷暑在出发前会进行面试,不仅是公司对学生的面试,还包括国外项目老师对学生的面试,如果学生在面试过程中有环节没有通过考核,就不能参加该项目。类似一个微型的留学预演。通过考核的学生会在出发前统一培训,包括专业老师的语言指导,出发注意事项清单等等。同时让一起出行的学生和家长们互相了解,到国外后能相互照应。
今年假期,以酷暑主推的美国东部PCC项目为例,这个已有46年历史的夏令营,由麻省高中联盟组织每年超过500名本地的中学生参与,提供40门核心课可供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今年才授权酷暑招收少量的中国学生。而明年酷暑将与组织者展开更深度的合作,成为国内的独家代理机构,确保项目价格,宣传的统一和透明度。
不同于多数游学产品不设门槛完全放开报名, 酷暑的游学项目会通过的年龄层,语言程度,学业特色甚至性格特点筛选和面试学生。这样的方式目的有二: 一是为国外的合作伙伴募到的合适学生,保持项目的原有特色和学生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对学生负责,引导他们学生参与真正需要的项目。王珺认为,游学类似一次留学生活的预演,而随着学生年龄的成长,每一个阶段对假期活动的需求也有很大区别。酷暑力求从第一次与学生沟通开始,直到出发前的行李清单, 甚至学生在国外的膳食安排等。同时让一起出行的学生和家长们互相了解,到国外后能相互照应。
最后,酷暑深谙国外的教育思维与国内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在项目的细节上与合作伙伴进行轻度的订制。这些看似细微的调整令客户体验倍增。例如国外很多夏令营项目,严格显示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因此学生入营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常常是上交手机和平板电脑。而中国孩子独自出国后,家长难免担心。但是创始人王珺说,这些措施看似在国外其实经过了长时间的验证,既把学生从屏幕前拉回到现实的学习和活动,更令帮助他们长时间沉浸在集体中产生认同和互信,对于初次离家的学生,“Homesick”的感觉会减弱很多。而酷暑的合作伙伴,会按时将学生学习,生活和出游的照片,感言甚至留言推送到酷暑的网站和移动端平台,让家长得以放心孩子在国外的情况并第一时间分享他们的经历。
新项目,满足多样化需求
鸵鸟电台想,如果只做寒暑假游学项目,那其他时间怎么办?
其实除了在寒暑假推出游学项目以外,酷暑游学目前也开发了其他项目,比如“亲子团”和“短期职业培训”。
“亲子团”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出游,孩子去学校参加夏令营,家长可以安排参加其他适合自己活动,满足双方的不同需求。
由于国外的很多领域都要比国内先进,很多人都希望能去国外学习技术。但是出国学习需要花费很大一笔资金,酷暑由此推出短期职业培训,包括米其林星级厨师培训,电影后期制作,国际幼教认证等等。这类工作职业含金量高,门槛低,回国后就业机会和薪资都会翻倍提高。
游学的目的为学生开拓视野,对于想留学的学生来说,可以先去体验看看自己是否适合留学。中国学生中有一部分去国外后不适应环境而导致退学的事情常有发生。当然,除了语言能力的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学习国外的思维方式。
酷暑游学今年4月底上线,目前发展稳定,游学项目价格与市场价持平。公司目前主要与美国和欧洲超过50所院校及教育机构进行合作,项目超过100个。创始人王珺说,今年年底,公司计划新增开发30家合作项目,丰富项目内容的多样化并辐射更广的年龄层次,为中国家庭带来更多惊喜的教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