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可能要冒着对抗运营商的风险来推广e-SIM卡了
当前每部智能手机基本都离不开SIM卡,尽管这些年手机厂商为了让手机更加轻薄,砍掉了很多设计,但当前SIM卡依然是手机里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不过没有一成不变的事务,自从苹果亮相智能手表Apple Watch 3后,eSIM便成为了当前被行业寄予厚望的新产物。它的出现,正在给传统SIM卡的造成深刻影响。
因为Apple Watch 3的推出,已经让全球运营商开始支持“eSIM一号多终端”,这意味着该智能穿戴产品与智能手机可以共享号码,不再需要额外的实体SIM卡。而且有了该功能,智能穿戴产品可以实现打电话与上网功能。这一切都还是eSIM卡所赐。
不过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虽然eSIM卡有很大的作用,甚至是对行业有巨大的变革。但是eSIM卡目前仅限于智能穿戴产品,尤其是智能手表类产品,智能手机推广起来非常困难,甚至遭到全球运营商的抵制,更不用说国内运营商了。
这是为何呢?主要原因是这动了运营商的“蛋糕”。eSIM卡的原理在于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可以灵活的选择运营商套餐。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无疑降低了消费者对运营商的依赖,对运营商用户体系造成冲击,无法捆绑用户。
其实在国外市场同样面临着类似因素,今年苹果推出了三款iPhone,其中国内版推出了拥有物理卡槽的双卡双待功能,而在海外市场推出了eSIM卡的双卡双待功能,但是该功能一直被运营商排斥,目前美国三大运营商纷纷延迟对eSIM卡的支持。
而苹果现在又是eSIM的幕后推手,在2011年苹果便注册了相应的虚拟SIM卡专利,2014年iPad Air 2就可以支持eSIM卡,而在今年苹果又在自家产品中增加了对eSIM卡的支持。不过,目前运营商在消费级市场上发展eSIM的意愿并不积极。
但即使如此,eSIM卡依然是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5G到来,物联网、可穿戴产品等将刺激eSIM成为新的市场热点。而这样导致运营商直接沦为管道,并且让电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相关阅读

手机扫码添加客服微信,海量福利等你拿!